常见问题 > 等保2.0的等级划分,企业实施等保2.0的步骤有哪些?

等保2.0的等级划分,企业实施等保2.0的步骤有哪些?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06 09:18

  等保2.0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升级版,以动态防御、主动防护为核心,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维度构建安全体系。其覆盖范围从传统信息系统扩展至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旨在应对复杂网络威胁,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一、等保2.0的核心定位

  等保2.0是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升级版,以动态防御、主动防护为核心,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维度构建安全体系。其核心目标包括:

  分级保护: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级安全保护等级(第一级至第五级),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逐级提升防护要求。例如,金融交易系统、政务核心平台等需达到三级及以上防护标准。

  对象扩展:覆盖传统信息系统及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新兴技术场景,形成“通用要求+扩展要求”的灵活框架。

  合规驱动:强制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落实等级保护,通过备案、定期测评、整改闭环等流程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二、等保2.0的等级划分与防护要求

  等保2.0将网络安全保护划分为五级,企业需根据系统重要性选择对应等级:

  等级适用对象核心防护要求

  第一级小微企业内部系统基础网络隔离+日志留存,如非电商展示网站。

  第二级电商、教育机构等重要系统边界防火墙+访问控制+审计追踪,需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日志审计系统。

  第三级金融、政务、医疗等高敏感行业入侵检测+双因子认证+灾备演练,需强制密码复杂度策略、数据加密存储、NDR系统监测隐蔽攻击。

  第四级涉及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系统强化三重防护,需实现自动化审计、零信任架构。

  第五级国家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专控保护,需通过国家级安全审查,防护要求接近军事级。

  关键注意:

  三级及以上系统需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二级系统由运营使用单位自主定级。

  高风险误区:为节省成本刻意压低等级(如将三级系统定为二级),可能面临最高100万元罚款。

等保2.0的等级划分.jpg

  三、企业实施等保2.0的步骤

  系统定级备案

  步骤:确定定级对象→初步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最终定级。

  实战建议:参考《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优先保护客户信息、支付交易等核心系统。

  安全加固方案设计

  防护维度对比:维度二级要求三级强化项

  物理安全机房门禁系统生物识别+进出日志

  网络安全基础防火墙流量清洗+APT防御

  应用安全漏洞扫描代码审计+RASP防护

  关键技术部署

  身份鉴别:强制密码复杂度策略(8位以上+特殊字符),三级系统需部署双因子认证。

  数据安全:采用国密算法对敏感数据加密存储,核心数据需实现异地备份。

  入侵防范:部署NDR系统监测隐蔽隧道攻击,三级系统需关闭默认账号(如admin)。

  管理制度落地

  必须建立的三大制度:

  安全运维管理制度;

  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

  应急预案,每年至少2次攻防演练。

  等级测评攻坚

  测评机构选择:认监委备案的200余家机构名单可查,优先选择有金融、政务行业经验的机构。

  常见扣分项TOP3:

  日志留存不足6个月;

  未实现数据库审计全覆盖;

  安全策略变更未审核。

  持续改进机制

  动态监测指标:

  高风险漏洞修复率≥95%;

  安全策略变更审核率100%;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覆盖率≥80%。

  四、等保2.0的合规价值与实践意义

  对企业的价值

  法律合规:避免因安全漏洞导致的行政处罚或法律纠纷,如某零售企业因未达等保要求被罚款50万元。

  信任背书:通过等保测评可提升客户、合作伙伴对企业安全能力的认可,某金融企业通过三级等保建设后,客户投诉率下降28%。

  风险防范:通过主动防御降低数据泄露、勒索攻击等风险,某政务平台通过等保建设将系统宕机时间从年均12小时压缩至1.5小时。

  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等保2.0是构建国家网络安全体系的重要抓手,尤其针对能源、金融、交通等关键领域,通过分级保护机制抵御国家级网络攻击,保障国计民生。

  等保2.0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级安全保护等级,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逐级提升防护要求。其实施不仅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提升客户信任,还能通过主动防御降低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为数字化业务提供安全基石,同时强化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对关键领域的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