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二级等保测评几年一次
等级保护三级与二级的核心差别在于安全防护的深度与广度,三级系统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系统,要求防护有组织攻击和严重自然灾害,具备应急响应和异地实时备份能力。二级系统主要防护小型组织攻击和一般威胁,仅需本地备份和基础安全措施。
等级保护三级与二级的差别
1.定级标准与影响范围
二级等保: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信息系统。系统受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
三级等保:适用于地级市以上重要信息系统、跨省联网系统及中央部委官网等。系统受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直接危害国家安全。
2.防护能力要求
二级等保:需防护系统免受小型组织或资源有限威胁源的攻击,具备发现安全漏洞和事件的能力,受损后能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三级等保: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需抵御有组织团体或资源丰富威胁源的攻击,受损后能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并具备应急处置和系统加固能力。
3.测评内容与严格度
二级等保:测评项目约135项,重点覆盖网络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基础要求,工作量相对较少。
三级等保:测评项目更全面(如增加应急处置、网站安全防护等),要求设备配置更严格,需通过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深度检测。
4.监管力度与合规成本
二级等保:属指导保护级,监管相对宽松,但需定期自测或委托测评机构检查。
三级等保:属监督保护级,强制要求每年测评一次,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结果,合规成本显著高于二级。
二级等保测评几年一次?
通用规则:根据行业惯例和属地监管要求,二级系统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等保测评。例如,电力行业明确要求二级网络每两年测评一次,医疗行业中涉及1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二级网络至少每三年测评一次。
法律依据: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未强制要求二级系统定期测评,但规定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或级别变化时需重新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仅明确三级以上系统需每年测评,未对二级系统提出强制周期。
实际执行:多数地区公安网安部门参照“三级每年、二级每两年”的共识进行监管,企业需结合属地要求开展测评。
等级保护三级与二级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三级系统必须每年测评一次,接受公安网安部门严格监管。二级系统通常每两年测评一次,监管相对宽松。三级测评内容多达211项,涵盖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高级技术,而二级仅135项基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