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等保三级和二级的区别在哪?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等保三级和二级的区别在哪?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15 10:37

  等保三级是面向重要信息系统的强制安全标准,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或公民隐私的场景。其核心目标是构建“纵深防御”体系,通过物理隔离、网络加密、权限管控等手段,抵御有组织攻击及自然灾害,确保系统在遭受破坏后能快速恢复核心功能,满足每年一次的强制测评要求。

  一、等保三级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

  依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保三级需构建“可信、可管、可控、可视”的安全网络环境,确保系统在统一安全策略下免受外部有组织团体、资源丰富威胁源的恶意攻击及严重自然灾害,快速恢复核心功能。

  2、核心建设内容

  物理安全

  选址与建筑:机房位于防震、防风、防雨建筑内,避免高层、地下室及用水设备相邻区域;配备双路供电、UPS(持续供电≥30分钟)及备用发电机。

  访问控制:机房出入口设电子门禁系统,记录人员身份;划分区域并设置物理隔离,重要区域配置防盗报警与视频监控(保存≥90天)。

  环境控制:部署精密空调与加湿/除湿设备,维持温度20-25℃、湿度40%-60%;采用防静电地板并接地,防止静电损害设备。

  消防与防雷:安装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及避雷装置,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破坏。

  网络安全

  架构设计:划分VLAN实现逻辑隔离,核心设备配置QoS流量控制及IP/MAC绑定。

  入侵防御:部署IDS/IPS及网络审计设备,实时监测异常流量,防火墙策略基于源/目的IP、端口、协议精细化控制。

  冗余与备份:网络链路、核心设备提供冗余设计,确保高可用性。

  主机安全

  系统加固: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定期更新补丁;启用日志审计功能,记录用户操作。

  冗余部署: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防止单点故障。

  漏洞管理:上线前进行漏洞扫描,修复中高级风险漏洞。

  应用安全

  安全开发:采用安全编程技术,避免SQL注入、XSS等漏洞;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

  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确保仅授权用户访问敏感功能;应用日志保存至专用服务器。

  渗透测试: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修复中高级风险漏洞。

  数据安全

  加密存储:敏感数据采用国密算法(如SM4)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备份与恢复:每日本地备份+异地容灾备份,RPO≤15分钟,RTO≤4小时;定期测试恢复流程。

  安全管理

  制度建设: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岗位职责与操作流程。

  人员管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考核,签订保密协议;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定期审查权限分配。

  运维监控:部署安全运维中心(SOC),集中管理日志与告警;每年进行全面渗透测试,每半年漏洞扫描。

等保三级建设方案.jpg

  二、等保三级与二级的区别

  应用场景

  等保二级: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信息系统。

  等保三级:适用于地级市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信息系统。

  防护能力

  等保二级:防护小型组织、少量资源威胁,恢复部分功能。

  等保三级:防护有组织团体、丰富资源威胁,快速恢复核心功能。

  测评要求

  等保二级:每两年测评一次,测评项目135项。

  等保三级:每年测评一次,设备要求更严格,测评内容更全面。

  监管力度

  等保二级:指导保护级,监管相对宽松。

  等保三级:监督保护级,强制要求每年测评,监管更严格。

  三、等保三级所需安全设备

  物理安全设备

  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雷保安器、火灾自动消防系统、水敏感检测设备、精密空调、UPS/备用发电机、电磁屏蔽柜、除湿设备。

  网络安全设备

  防火墙、IDS/IPS、负载均衡、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综合安全审计系统、防病毒网关、Web应用防火墙(WAF)、抗DDoS攻击系统。

  主机安全设备

  终端桌面管理系统、文件加密系统、数据备份系统、主机安全卫士、堡垒机、日志审计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

  应用安全设备

  网页防篡改系统、身份认证网关、漏洞扫描设备。

  安全管理设备

  集中管理系统、态势感知系统、日志SOC系统、安全管理平台、综合网管系统。

  实施等保三级需部署防火墙、IDS/IPS、数据库审计、日志SOC等10余类安全设备,覆盖物理环境、网络通信、主机应用全链条。同时需建立“监测-响应-改进”闭环机制,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定期验证防护效果,结合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处置能力,确保技术、管理、运维三维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