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保备案?等保备案流程与要求
等保备案是依据中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认定、备案和监管的制度,旨在通过分级管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备案通过后,需定期接受安全测评,确保系统持续符合防护标准,避免因未备案面临行政处罚或业务中断风险。
一、什么是等保备案
等保备案全称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是网络运营者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潜在危害程度,完成定级、备案、测评和整改的全流程管理。其法律基础包括:
《网络安全法》:明确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等级保护义务。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备案流程和监管要求。
《GBT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提供定级标准和方法。
该制度通过五级分类,一级至五级,等级越高保护要求越严格和定期测评机制,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符合安全标准。
二、等保备案流程与要求
1.定级
依据:根据信息系统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及公民权益的潜在影响,初步确定等级。
流程:确定定级对象→初步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
2.准备备案材料
基础材料: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纸质版一式两份,电子档光盘)。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纸质版一式两份)。
三级及以上系统需额外提交:
系统拓扑结构及说明、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安全保护设施实施方案、信息安全产品清单及认证证明、测评报告、专家评审意见、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3.提交与审核
提交方式:线上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线下递交纸质材料至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
审核时限:公安机关在收到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要求的颁发备案证明;不符合的需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整改。
4.后续管理
定期测评:二级系统每两年测评一次,三级及以上系统每年测评一次。
动态调整:系统重大变更时需重新定级备案。
监督检查:公安机关对三级以上系统开展常态化检查。
三、等保备案的重要性
法律合规:避免因未备案导致的行政处罚。
风险防控:通过系统化防护降低数据泄露、网络攻击风险。
业务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可靠性,保障核心业务稳定运行。
能力认证:备案证明是系统安全能力的官方认证,增强客户信任。
等保备案等级分为五级,二级适用于普通企业网站,三级覆盖金融、医疗等关键系统,四级针对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流程包括定级、专家评审、材料提交、公安机关审核,通常需1-3个月完成。备案不仅是合规要求,更能通过系统化防护提升数据安全,增强客户信任,为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