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等级保护?等级保护2.0标准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为什么要等级保护?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制度、基本国策,是国家网络安全意志的体现。等级保护能够确保敏感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企业需要积极配合做好的防御网络攻击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要等级保护?
等级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抵御网络攻击,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损害,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技术和管理层面,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通过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等级保护2.0标准有哪些?
等保2.0的核心变化和特点:
1. 理念升级:提出了“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新安全防护理念,即以安全管理中心为核心,实现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三个层面的立体防护,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强调了技术和管理并重的综合防护策略。
2. 覆盖范围扩展:等保2.0的保护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信息系统,而是扩展到了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工业控制系统、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对更多种类信息系统的全面覆盖。
3. 法律地位提升: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实施,等保2.0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网络运营者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未按照等保要求进行保护可能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4. 级别划分保持:等保2.0依然保留了原有的五级安全保护级别,分别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每一级别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
5. 技术与管理并重:等保2.0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安全防护,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同时也强化了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
6. 测评与监督机制强化:等保2.0明确了等级保护工作的流程,包括定级、备案、建设整改、测评和监督检查等环节,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测评和持续监督,确保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等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安全工作,其目的是保障信息和资产的安全和保密。为什么要等级保护?积极做好等保工作能有有效实现保护互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的工作,发现问题抓紧处理改进,确保自身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