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保三级的要求,等保三级的意义是什么?
计算机等保三级是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高级别认证,旨在通过技术和管理双重措施,保障涉及公民隐私、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抵御大规模恶意攻击,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确保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积极做好等保测评工作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
一、计算机等保三级的要求
物理安全
机房布局:至少分为主机房和监控区,配备电子门禁、防盗报警、监控系统,无窗户设计,采用专用气体灭火装置和备用发电机。
环境控制:温湿度维持在20-25℃、40%-60%,配备双路UPS和柴油发电机保障电力供应。
网络安全
架构设计:绘制拓扑图,实现VLAN划分与逻辑隔离,部署QoS流量控制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
设备配置: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需配置IP/MAC绑定,部署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
冗余设计:网络链路、核心设备需冗余部署,确保高可用性。
主机安全
身份鉴别:采用双因子认证(如密码+动态令牌),关闭高危端口,定期更新补丁。
访问控制:基于最小权限原则分配用户权限,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
日志审计:审计日志存储至专用服务器,保存期限不少于6个月。
应用安全
代码审计:修复OWASP Top 10漏洞(如SQL注入、XSS),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
日志管理:应用日志存储至专用服务器,支持安全事件追溯。
数据安全
加密存储:敏感数据采用国密算法(SM4)加密,金融领域需达到AES-256标准。
备份机制:建立同城双活+异地灾备中心,关键业务系统RTO≤4小时。
安全管理
制度建设: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岗位职责。
人员培训:每年组织至少两次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应急响应:建立7×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重大安全事件10分钟内启动处置流程。
二、计算机等保三级实施流程
系统定级
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编写《定级报告》并填写《定级备案表》,必要时通过专家评审。
备案审核
将备案材料提交至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审核周期约20个工作日,通过后获得备案证明。
安全建设整改
开展差距评估,制定整改方案,部署安全设备(如防火墙、IDS)、配置安全策略、完善管理制度。
等级测评
委托公安部授权的测评机构实施测评,测评内容涵盖229项控制点,包括可信计算架构、动态防御体系等。
持续运维
每季度提交安全监测报告,每年进行复测,重大系统变更需重新测评。
三、计算机等保三级的意义是什么
市场准入资格
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等项目投标的必备资质,未通过认证的企业无法参与关键领域项目。
风险减损保障
符合《网络安全法》第21条要求,发生数据泄露时证明已尽防护义务,降低法律风险。
国际标准衔接
与ISO27001形成互补,医疗行业可同步满足HIPAA数据保护要求。
计算机等保三级要求构建纵深防御体系,物理层面需部署电子门禁、气体灭火装置及双路UPS供电。网络层面通过VLAN隔离、防火墙策略和入侵检测系统实现边界防护。每年组织至少两次全员安全培训及攻防演练,积极做好等保三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