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什么是等保2.0?等保2.0的实施流程

什么是等保2.0?等保2.0的实施流程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14 10:31

  等保2.0是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升级版本,以动态防御、主动防护为核心,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维度构建安全体系。其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级安全保护等级,覆盖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新兴技术场景,旨在应对复杂网络威胁,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并强化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一、什么是等保2.0

  等保2.0以动态防御、主动防护为核心,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维度构建安全体系,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级安全保护等级,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逐级提升防护要求。其目标包括:

  覆盖范围扩展:从传统信息系统延伸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新兴技术场景。

  合规驱动强化:强制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落实等级保护,通过备案、定期测评、整改闭环等流程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风险动态管理:引入风险评估、安全监测等新机制,应对复杂网络威胁。

  二、与等保1.0的核心差异

  保护对象升级:

  等保1.0主要针对传统信息系统。

  等保2.0新增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新型对象,并明确安全责任主体。

  防护要求强化:

  技术维度: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大领域,细化为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五大层面,要求更具体。

  管理维度:优化安全管理制度、机构、人员、建设、运维等流程,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

  定级流程规范化:

  等保1.0允许自主定级,由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公安机关。

  等保2.0要求第二级及以上系统必须通过专家评审、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确保定级准确性。

什么是等保2.0.jpg

  三、等保2.0的实施流程

  定级备案:

  确定定级对象。

  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初步判定安全等级。

  提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至公安机关备案。

  安全建设:

  依据等保2.0标准,设计安全方案,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与操作规范。

  等级测评:

  委托专业测评机构,对物理环境、网络通信、设备计算、应用数据、安全管理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估。

  测评结论分为优(90分及以上)、良(80分及以上)、中(70分及以上)、差(低于70分),70分以上为合格。

  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定期抽查,确保系统持续符合等保要求。

  发生重大变更时,需重新定级备案。

  四、等保2.0的关键技术要求

  物理与环境安全:

  机房位置选择、温湿度控制、防火防雷、电力供应、电磁防护等。

  网络和通信安全:

  网络架构优化、边界防护、入侵防范、通信加密。

  设备和计算安全:

  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漏洞管理。

  应用和数据安全:

  输入验证、会话管理、数据加密、备份恢复。

  安全管理中心:

  系统管理、审计管理、集中管控。

  五、等保2.0的意义与价值

  法律合规性:

  根据《网络安全法》,等保2.0是企业的基本义务,未落实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

  业务准入门槛:

  在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等保2.0合规是招投标的基本条件,未通过测评的企业可能无法参与项目。

  数据安全保障:

  要求构建“防攻击、防篡改、防泄露”体系,保护用户隐私与核心数据。

  风险抵御能力:

  通过动态防御机制,降低勒索病毒、DDoS攻击等安全事件的影响。

  相比等保1.0,等保2.0在保护范围上扩展至新型对象,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引入风险评估、安全监测等新机制,并细化分类管控要求。其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防护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御,通过备案、测评、整改闭环等流程,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合规,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