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保二级需要多少钱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方法,适用于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工作提供指导。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和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
一、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等级保护定级需依据系统业务特点、数据敏感度及潜在风险,按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梳理与范围界定
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功能模块及数据流向,识别核心业务系统和关键数据资产。医疗行业需区分诊疗系统、管理平台及患者隐私数据存储模块。
2.定级要素综合评估
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系统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损害程度。
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分析系统中断对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的影响。
国家安全:判断系统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关键基础设施等。
3.初步定级与专家评审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20),结合定级要素评估结果,初步确定系统等级。二级系统需组织内部专家评审,三级系统需邀请行业专家或监管机构参与评审,确保定级合理性。
4.备案与动态调整
将定级报告提交至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备案。若系统发生重大变更,需重新定级并更新备案信息。

二、等保二级需要多少钱
等保二级测评费用受行业属性、系统规模及地区差异影响,呈现以下特点:
1.基础费用范围
通用行业:二级测评费用通常在 5万-15万元/系统,涵盖测评机构服务费、报告编制费及基础整改建议。
特殊行业:金融、医疗行业因监管要求严格,费用可能上浮至 8万-20万元/系统,需额外满足《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等专项标准。
2.费用构成拆解
测评服务费:占总额60%-70%,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技术检测。
整改咨询费:占20%-30%,针对测评发现的安全短板提供加固方案。
材料准备费:占10%左右,用于编制定级报告、安全管理制度等文档。
3.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费用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因人力与运营成本较高,二级测评费用可能达 10万-15万元/系统。
政策优惠地区:通过补贴降低企业负担,二级测评费用可降至 3万-5万元/系统。
二级等保测评周期
二级等保测评周期需结合行业要求、地区监管政策及系统变更情况综合确定:
三、通用周期建议
行业共识:二级系统通常每 两年 进行一次测评,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非核心系统的监管要求。
政策依据:虽无国家级文件明确规定二级测评周期,但《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明确要求二级系统每两年测评一次。
特殊场景要求
医疗行业:涉及1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二级网络需至少每三年测评一次,其他二级网络每五年测评一次。
重大变更触发:若系统发生业务扩展、数据迁移等重大变更,需立即开展测评并更新备案信息。
监管动态调整
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可能根据本地安全形势调整测评周期,例如在重大活动期间要求企业缩短测评间隔至一年。
等级保护定级流程包括确定对象、初步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核准及备案审核。二级及以上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与主管部门核准,确保定级合理性。定级对象应具备明确责任主体、承载独立业务应用及关联资源,避免以单一组件为对象,确保定级全面覆盖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