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二级等保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二级等保防护要求

二级等保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二级等保防护要求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18 10:08

  二级等保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第二级防护标准,适用于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但非高度敏感的信息系统,通过规范化的评估与防护措施抵御小规模威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关于二级等保的相关内容,积极做好等保工作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

  一、二级等保的定位

  二级等保是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划分的第二级安全防护标准,要求系统具备抵御小规模、低强度威胁的能力。其防护强度介于一级与三级之间,适用于不涉及国家机密但对日常运作有重要影响的系统。

  二、二级等保的适用范围

  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的通用信息系统。

  企业与机构内部系统:小型局域网、内部OA系统、教务平台、病历管理系统等非涉密场景。

  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如医院的挂号系统、学校的成绩查询系统等,若未处理敏感信息,通常需符合二级等保要求。

二级等保的适用范围有哪些.jpg

  三、二级等保防护要求

  二级等保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提出要求,涵盖八大核心领域:

  系统安全防护

  关键组件访问控制:通过身份认证和完整性检查防止非法操作。

  抗拒绝服务攻击:部署流量清洗设备,抵御DDoS攻击。

  数据加密

  敏感数据传输:采用SSL/TLS协议加密,防止数据截获。

  存储加密:使用国家认证的加密算法(如SM4)保护数据。

  身份认证

  多因素认证:结合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如指纹)提升安全性。

  账户管理:定期更换密码,禁用默认账户,避免共享账户。

  网络安全

  防火墙部署:划分网络区域,隔离内外网流量。

  入侵检测:实时监控网络攻击行为,如端口扫描、恶意代码传播。

  操作安全

  补丁管理: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安全培训:提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失误。

  安全审计

  日志记录:覆盖用户行为、安全事件,保留至少6个月审计记录。

  漏洞扫描:定期检测系统弱点,如弱口令、未授权访问。

  物理安全

  机房防护:防震、防风、防雨建筑,配备电子门禁系统。

  环境监控:温湿度自动调节、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应急预案:制定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场景的应对流程。

  定期演练: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灾难恢复演练,确保计划有效性。

  四、二级等保测评流程与周期

  测评流程

  定级备案:确定系统安全等级,提交《定级报告》至网安部门备案。

  差距评估: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安全漏洞,出具整改建议。

  建设整改:采购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加密机)、调整策略配置、完善管理制度。

  现场测评: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评分合格后出具测评报告。

  公安备案:提交测评报告至公安机关,下发二级等保备案证书。

  测评周期

  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测评,确保系统持续符合等级保护要求。

  五、二级等保实施意义

  风险可控性:通过划分保护等级,明确系统需防范的威胁范围,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

  权益保障: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数据泄露或系统瘫痪导致的损失。

  合规驱动:满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社会稳定性:防止信息系统被破坏引发的社会秩序混乱或公共利益损害。

  二级等保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第二级防护标准,适用于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但非高度敏感的信息系统。其核心要求包括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身份多因素认证、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部署、定期漏洞扫描及安全审计等,旨在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抵御小规模攻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