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标准有哪些?等级保护三级要怎么做

等级保护标准有哪些?等级保护三级要怎么做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25 09:16

  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的基础制度,依据系统重要性划分为五级,覆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维度。通过测评后,企业可满足《网络安全法》合规要求,降低法律风险,提升用户信任度。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等级保护标准吧,积极做好等保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

  一、等级保护标准有哪些

  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适用于普通个人或小型企业系统,如个人博客。要求基本的网络管理和应用保障,安全要求较低。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系统,如企业官网、社区医疗平台。需防范外部小型组织攻击,每两年测评一次。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重要系统,如省级政府官网、银行核心系统。需应对高级网络攻击,每年测评一次,是多数企业需重点关注的级别。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如电力调度系统、铁路指挥系统。要求严格的网络隔离和安全审计。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适用于国家级机密系统,如国防科研、尖端技术领域。要求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和管理。

  核心标准依据:

  等保2.0:以《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为指导,强调“一个中心,三重防护”(安全管理中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并扩展至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等保1.0:以《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为基础,适用于传统信息系统。

三级等级保护技术要求.jpg

  二、等级保护三级要怎么做

  1. 系统定级与备案

  定级依据: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结合系统业务重要性、服务范围及受破坏后的影响程度确定等级。例如,某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因涉及用户资金安全,定级为三级。

  备案材料:提交《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备案表》《定级报告》、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至公安机关备案,获得备案证明。

  2. 安全建设整改

  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部署门禁系统、视频监控、防火防雷设施,确保机房环境安全。

  网络安全: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划分网络区域,关闭高危端口。

  主机安全: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补丁,采用最小权限管理。

  应用安全:实施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

  数据安全:对敏感数据加密存储,定期备份并测试恢复能力。

  管理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3. 等级保护测评

  测评机构选择:委托具备CNAS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测评。

  测评内容:覆盖技术和管理五大类160余项要求。例如,测评某电商平台时,发现其未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要求立即整改。

  测评结果:评分达70分以上且无高危漏洞视为通过,出具《等级测评报告》。

  4. 运维检查与持续改进

  日常监控:部署安全运营中心(SOC),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异常行为。

  定期复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测评,确保防护措施持续有效。

  应急响应:建立7×24小时应急团队,制定《数据泄露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5. 法律合规与风险规避

  合规要求:根据《网络安全法》,未履行等保义务的企业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或暂停业务。

  行业准入:金融、医疗等行业明确要求通过等保三级方可开展业务,未达标企业可能被限制运营。

  6. 成本与资源优化

  建设成本:三级等保建设成本约20万-50万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及服务费用。

  资源分配:中小企业可通过云服务等保解决方案降低投入。

  三、三级等保典型案例:金融行业实践

  某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通过三级等保认证的实践:

  定级阶段:系统涉及用户资金交易,受破坏后将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害,定级为三级。

  整改阶段:部署下一代防火墙、Web应用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采用双因子认证,强化身份认证;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测评阶段:测评机构发现其未对数据库进行加密,要求采用透明数据加密技术整改,最终评分85分通过测评。

  运维阶段:通过安全运营中心实时监测攻击行为,每年开展两次渗透测试,确保系统持续合规。

  等级保护的实施需经历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持续运维四步。通过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结合安全管理制度,满足《网络安全法》合规要求。企业通过等保认证可降低法律风险,提升用户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