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整体流程是什么?等保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等级保护整体流程是什么?等保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9-28 09:55

  等级保护整体流程,首先定级阶段需确定系统受破坏后的危害对象及程度,形成定级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备案阶段需在定级后10日内向公安机关提交备案材料,获取备案证明,建设整改阶段需依据等保标准,对技术和管理层面进行差距分析并实施整改,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吧。

  等级保护整体流程是什么?

  等级保护流程遵循“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监督检查”五阶段闭环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系统定级

  确定定级对象:明确需保护的信息系统。

  初步定级: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危害范围和严重程度,初步判定等级。互联网医院平台因涉及患者隐私,通常定为三级。

  专家评审与主管部门审核:三级及以上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核。

  公安机关备案审查:将定级结果提交公安机关备案,审查通过后确定最终等级。

  系统备案

  运营单位需在定级后10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提交备案材料,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定级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等。备案完成后获得备案证明。

  建设整改

  技术整改:依据等保标准,采购和部署安全设备,配置安全策略。

  管理整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三级系统需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

  差距分析:通过自查或第三方评估,识别系统与等保要求的差距,制定整改计划。

  等级测评

  选择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评,包括技术测试和管理审查。

  测评完成后出具报告,明确系统是否符合等保要求。三级系统需每年测评一次,四级系统每半年一次。

  运维检查

  持续优化:根据测评结果和日常运维反馈,动态调整安全策略,修复新发现的漏洞。

  监督检查:公安机关定期对系统进行抽查,三级系统通常每年检查一次,确保安全措施持续有效。

等级保护整体流程是什么.jpg

  等保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此制度下,等保测评分为五个级别,从第一级到第五级,级别逐渐升高,五级防护水平一级最低,五级最高。这五个级别分别是: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此级别下,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在此级别下,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此级别下,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在此级别下,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此级别是最高级别,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测评阶段需委托具备资质的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全面技术测试和管理审查,出具测评报告。监督检查阶段由公安机关对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三级系统每年至少一次。该流程通过动态调整安全策略,确保系统持续符合等级要求,有效降低网络攻击风险,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