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二级几年测评一次?等级保护二级设备清单
等级保护二级测评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这一周期是行业普遍遵循的惯例。参照行业共识和多数地区监管实践,二级系统普遍按每两年一次的频率开展测评,以验证系统持续符合安全要求。企业积极做好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使用。
等级保护二级几年测评一次?
等级保护二级(等保二级)系统的测评周期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实践,综合各方信息可归纳如下:
基本测评周期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二级系统的正式测评通常为每两年一次。这一周期设计平衡了风险与成本,适用于一般重要系统。
行业特殊要求
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可能缩短周期至18个月或每年一次,尤其是系统涉及敏感数据或关键业务时。部分地区监管更严格,可能要求每年外部测评。
自查与补测要求
年度自查:企业需每年进行内部合规自查。
重大变更补测:若系统架构、业务范围或安全策略发生重大变化,需及时启动专项测评。
实践建议
多数企业采用“2年一次外部测评+年度自查”模式,既能降低合规成本,又能应对监管抽查。首次测评后,建议持续优化安全防护,避免后续复测时暴露遗留问题。
等级保护二级设备清单
等级保护二级设备清单如下:
一、物理和环境安全层面
防盗报警系统: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防止机房设备被盗或破坏。
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水敏感检测仪及漏水检测报警系统: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防止因漏水导致的设备损坏。
精密空调: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如精密空调,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备用发电机: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二、网络和通信安全层面
防火墙或入侵防御系统: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或端口级。应能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对内部网络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网络准入系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审计平台或统一监控平台: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并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审计报表。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至少要使用数据库审计。
防病毒软件: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和感染。
三、应用及数据安全层面
VPN设备:如果有远距离的远程网络访问需求,如分公司访问总部网络存储数据,除了专网外,可以采用VPN设备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网页防篡改系统:针对网站系统,部署网页防篡改系统,防止网页被非法篡改。
数据异地备份存储设备: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关键设备应采用双机冗余等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电力、医疗等部分行业对二级系统测评周期有明确规定,如电力行业要求第二级网络每两年测评一次,医疗行业对涉及1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网络要求至少三年测评一次。部分地区公安网安部门会结合本地实际,要求二级系统按每两年一次的周期开展测评,具体需以属地监管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