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测评怎么分级?等保测评流程是什么
等保测评是依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旨在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等级要求,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以下从核心概念、流程、内容、意义及实施建议五个方面展开介绍,跟着小编全面了解下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一、等保测评怎么分级
等级划分: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和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1-5级):
一级(自主保护):影响个人或少量用户,如小型企业官网。
二级(指导保护):影响部分公众或组织,如普通企业ERP系统。
三级(监督保护):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安全,如政务系统、金融平台。
四级(强制保护):影响国家安全或严重社会秩序,如电力调度系统。
五级(专控保护):涉及国家核心机密,如军事系统。
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法规标准开展。
核心目标:确保信息系统具备防攻击、防篡改、数据保密等能力,满足国家合规要求,避免因安全问题被处罚。
二、等保测评流程
等保测评流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定级:
企业根据业务影响范围初步确定等级。
三级及以上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并报行业主管单位批准。
备案:
向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及相关材料。
备案通过后获取备案证明。
测评:
技术安全:包括物理环境、网络架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管理安全: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
测试方法:工具扫描、文档审查、人员访谈。
整改:
根据测评报告中的高风险项进行整改。
部署安全设备、完善日志审计系统、修订安全管理制度。
监督检查:
三级及以上系统需每年复测,二级系统通常每两年抽查。
公安机关可能对重点行业开展突击检查。
三、等保评测内容
等保评测内容与等级保护要求相对应,分为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扩展要求两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
管理要求: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
安全扩展要求:
针对特定技术或应用场景提出,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系统。
四、等保评测意义
合规性:满足《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和处罚。
安全性:发现潜在安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管理提升:全面检查信息系统各个方面,发现管理不足,改进管理措施。
信任增强:通过等保测评并获得相应等级认证,增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持续改进:等保测评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要求定期进行复审和调整,推动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持续进步。
五、等保测评实施建议
提前规划:根据系统等级提前规划安全建设,避免因未通过测评影响业务运营。
专业协助:对于高等级系统(如三级),可寻求专业安全公司协助,确保高效通过测评。
定期复测:按照要求定期进行复测和整改,保持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的持续性。
等级保护评测是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核心环节,依据信息系统重要性划分1-5级保护要求。企业需先完成定级备案,再由专业机构通过技术扫描、管理审查等方式测评安全防护能力,最后针对高风险项整改并接受公安机关监督检查,确保系统合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