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应用范围包括哪些?等保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等保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和多维度安全需求。等保应用范围包括哪些?等保的应用范围覆盖所有涉及敏感数据或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贯穿系统全生命周期,融合技术与管理措施。其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在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方面的安全,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无论行业或技术形态,只要系统达到一定重要性级别,均需纳入等保体系。
等保应用范围包括哪些?
等保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安全性标准,不仅仅是程序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应用安全、通信安全、边界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
【物理安全】
机房物理访问控制、防火,防雷击,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
【应用安全】
应用具备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软件容错、资源控制和代码安全。
【通信安全】
包括网络架构,通信传输,可信验证。
【边界安全】
包括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护等。
【环境安全】
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密性,个人信息保护。
【管理安全】
系统管理,审计管理,安全管理,集中管控。
等保一共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企业可自主进行安全保护。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适用于一般企业的信息系统,测评是强制要求。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适用于公共服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适用于国家级电信、广电、银行、铁道、海关、税务、民航、证券、电力、保险等重要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以及涉及国防、重大外交、航天航空、核能源、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
等保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等保旨在防范和抵御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对于需要做好等保工作的行业来说积极做好等保工作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