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三级要求,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哪个高?
等级保护三级要求信息系统具备统一安全策略下的防护能力,能抵御外部有组织攻击、严重自然灾害等威胁。等级保护三级要求高于二级,其核心区别体现在评定标准、防护能力、测评内容与周期、监管力度及适用范围五个方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关于等级保护吧。
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1.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机房需配备电子门禁、监控、防盗报警系统,具备防火、防水、防雷击等防护措施,并实施严格的出入管理。
网络安全:网络架构需合理设计,具备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防御、安全审计等功能,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例如,需部署防火墙、IDS/IPS系统,进行网络区域隔离,并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
主机安全: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需进行安全配置,及时修补漏洞,安装杀毒软件,防止病毒和木马入侵。例如,需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补丁。
应用安全:应用软件需符合安全标准,具备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例如,需采用安全编码规范,实现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并记录审计重要操作和安全事件日志。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需采取加密措施,并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例如,需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并考虑异地数据备份功能。
2.管理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需制定和实施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组织、安全运维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
安全管理机构:需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安全责任,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和渗透测试。例如,每季度开展安全自查,每年进行渗透测试。
人员安全管理:需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背景审查,签订保密协议,实施分级授权和最小权限原则,并定期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
系统建设管理:需按照等保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运行,确保信息系统在各个阶段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需按照等保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包括漏洞扫描和修复、恶意代码防护和清除、数据备份和恢复、日志审计和分析、安全事件处置和报告等。
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哪个高?
保护对象的重要性:
二级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三级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三级系统可能涉及省级以上政府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证券行业等核心系统。
技术和管理要求的严格程度:
二级系统:仅需基础的身份鉴别和常规防护措施,如基本边界防护、单因素认证等。
三级系统:需实现双因素认证、入侵防范需部署全流量监测系统、数据完整性保护要求采用密码技术等。三级系统要求网络区域划分达到物理或逻辑隔离级别,而二级仅需基本边界防护。
监管力度:
二级系统:属于指导保护级,监管部门提供安全建议,但无强制整改要求。
三级系统:属于监督保护级,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未达标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甚至业务停摆。
等级保护三级通过更严格的评定标准、更全面的防护能力、更频繁的测评周期和更强的监管力度,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遭受攻击后能快速恢复核心功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二级系统则适用于一般性业务,其安全要求相对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