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等保包括哪些内容

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等保包括哪些内容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5-03 09:22

  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流程,包括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安全建设、等级测评以及监督检查等环节。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等级保护建设要求涵盖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两大维度,贯穿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为了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环境,积极做好等保工作至关重要。

  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

  ‌物理安全‌: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网络安全‌:网络设备配置规范、网络隔离、防火墙设置等。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防止外部攻击和恶意行为‌。

  ‌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应用系统安全设置等。确保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配置,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和破坏‌。

  ‌应急管理‌:备份恢复、事件响应等。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系统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服务‌。

  ‌自主保护原则‌: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自行组织实施安全保护‌。

  ‌重点保护原则‌: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特点,通过划分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强度的安全保护,优先保护涉及核心业务或关键信息资产的信息系统‌。

  ‌同步建设原则‌: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应当同步规划和设计安全方案,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动态调整原则‌:跟踪信息系统的变化情况,调整安全保护措施。

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jpg

  等保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要求是指信息系统在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五个层面应满足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具体如下:

  物理安全:机房应区域划分至少分为主机房和监控区两个部分;机房应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房不应该有窗户,应配备专用的气体灭火、备用发电机;

  网络安全: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拓扑图;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应进行Vlan划分并各Vlan逻辑隔离,应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应配备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进行IP/MAC绑定等;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鉴别机制要满足等保要求。

  主机安全: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防病毒等,必要时可购买第三方的主机和数据库审计设备;服务器(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具有冗余性,应配备专用的日志服务器保存主机、数据库的审计日志。

  应用安全:应用自身的功能应符合等保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审计日志、通信和存储加密等;应用处应考虑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应用的安全评估(包括应用安全扫描、渗透测试及风险评估),应不存在中高级风险以上的漏洞(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网站挂马、网页篡改、敏感信息泄露、弱口令和口令猜测、管理后台漏洞等);应用系统产生的日志应保存至专用的日志服务器。

  数据安全:应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地,且场外存放;如系统中存在核心关键数据,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通过网络等将数据传输至异地进行备份;

  管理要求是指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层面应满足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措施。具体如下:

  安全管理制度:应制定并实施符合等保要求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信息系统安全责任书、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处置规定、信息系统安全审计规定、信息系统安全检查规定等;

  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并完善符合等保要求的安全管理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信息系统安全办公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等;

  人员安全管理:应对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人员进行背景审查和培训考核,签订保密协议,实施分级授权和最小权限原则,定期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建立人员离职交接制度;

  系统建设管理:应按照等保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运行,确保信息系统在各个阶段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应按照等保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恶意代码防护和清除、数据备份和恢复、日志审计和分析、安全事件处置和报告等。

  等保建设要求有哪些?通过以上要求,企业可系统性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满足合规需求,降低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风险。具体实施时需结合行业特性和新技术场景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