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什么?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

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什么?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5-23 09:25

  等保分级标准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体系。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什么?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需求,将其分为五个等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安全保护要求逐级提高。对于企业来说及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等保工作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

  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什么?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网络的安全保护主要依赖网络运营者自身,国家不强制实施监督管理。此类网络的危害程度最低。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国家对网络运营者提供指导性监督管理,同时网络运营者仍需自主实施安全保护措施。此类网络的危害程度较低。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网络的安全保护不仅需要网络运营者的实施,还需接受国家的全面监督管理。此类网络的危害程度较高,需要更严格的保护措施。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网络的安全保护不仅需由网络运营者实施,还需接受国家的强制性监督管理。此级别的网络若遭受破坏、功能丧失,或数据发生篡改、泄露、丢失、损毁,将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危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同样,网络运营者需实施网络的安全保护,并接受国家专门机构的专项监督管理。此类网络的破坏、功能丧失或数据篡改、泄露等情形,将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重大的威胁。

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什么.jpg

  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

  1. ‌适用范围‌

  ‌二级等保‌: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如小型局域网、非涉及秘密或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

  ‌三级等保‌:适用于地级市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重要信息系统,以及跨省、跨市或全国联网运营的信息系统,如各部委官网、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等。‌

  2. ‌损害程度‌

  ‌二级等保‌: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三级等保‌: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3. ‌防护能力‌

  ‌二级等保‌:要求实现基本的网络访问控制、拨号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等功能,能够防护系统免受小型组织的恶意攻击和一般的自然灾害,并在遭受攻击后恢复部分功能。‌

  ‌三级等保‌:在二级基础上,增加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要求系统能够在统一策略下防护有组织团体的恶意攻击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并在遭受攻击后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

  4. ‌测评内容‌

  ‌二级等保‌:测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总共有135项测评要求。‌

  ‌三级等保‌:测评内容更为严格和全面,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近300项测评要求。

  5. ‌测评周期与成本‌

  ‌二级等保‌:每两年进行一次测评,成本相对较低。

  ‌三级等保‌: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测评,由于设备要求更严格、测评项目更多,成本显著高于二级。‌

  等保等级划分准则是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受到破坏后的影响和业务功能进行划分的,分为五个等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安全保护要求逐级提高。通过科学定级和合理实施,能够为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系统提供针对性的安全保护,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