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做等保2.0的企业类型,等保2.0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等保2.0是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升级版,以动态防御、主动防护为核心,覆盖传统信息系统及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等新兴技术场景。根据系统受破坏后的影响程度,等保2.0将安全保护划分为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逐级提升防护要求,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一、必须做等保2.0的企业类型
根据《网络安全法》及等保2.0标准,以下企业必须开展等保2.0建设: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
政府机关:部委、省级/地市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机构。
医疗行业:三甲医院、疾病控制中心。
能源行业:电力公司、石油公司。
电信行业:运营商及服务商。
交通行业: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
2.处理敏感数据的企业:
教育机构:211/985高校、大型职校。
企业单位:央企、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
新兴技术领域:云计算服务商、物联网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企业。
二、等保2.0的核心作用
1.合规性保障,规避法律风险
等保2.0是国家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制度,未通过测评的企业可能面临罚款、业务停运或法律追责。
2.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层面:覆盖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措施防范攻击。
管理层面: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提升整体安全运维水平。
3.促进业务连续性与数据保护
等保2.0强调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企业具备灾难恢复能力,确保关键业务在安全事件中快速恢复。
通过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要求(如传输加密、存储备份),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4.增强企业竞争力与信任度
等保认证是企业信息安全能力的权威证明,有助于提升客户、合作伙伴及监管机构的信任度。
在招投标、合作谈判中,通过等保测评的企业更具优势。
三、等保2.0的实施步骤
1.系统定级
梳理信息系统:按业务类型全面梳理企业信息系统。
确定保护等级:根据系统重要性划分为一级至五级,二级及以上系统需重点防护。
专家评审与备案:填写《系统定级报告》《系统基础信息调研表》,提交属地公安机关网监部门备案,获取《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证明》。
2.安全建设与整改
差距分析:对照等保2.0标准,识别现有安全措施的不足。
整改实施:根据测评机构建议,配置安全设备、优化安全策略。
动态管理:系统升级或功能变更时需重新备案,每年提交《等保2.0年度合规报告》。
3.等级测评与持续优化
测评机构选择:通过“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网”查询认证机构,优先选择属地机构以降低沟通成本。
测评内容:覆盖云环境安全防护能力、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供应链攻击面识别等。
结果应用:根据测评报告制定整改计划,结合业务需求持续优化安全体系,避免“重备案轻维护”。
等保2.0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构建安全基线的核心抓手。未通过测评的企业可能面临业务停运、罚款甚至法律追责,如金融行业未达标系统不得上线运营。通过分级防护和系统化要求,等保2.0能有效提升企业抗攻击能力,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为业务连续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