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5个级别?等保测评几级最高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保护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主保护级、指导保护级、监督保护级、强制保护级和专控保护级。等级保护二级系统一般每两年测评一次,但具体周期可能因地区、行业要求或系统重大变更而调整。
一、等级保护五个级别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定义:最低的安全保护等级,主要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如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络。
保护要求: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特点:用户自主进行安全保护,保护能力较低。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定义: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如县级以上的部分信息系统。
保护要求: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同时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指导。
特点:在自主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定义:适用于较为重要的信息系统,如地市级以上的信息系统以及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
保护要求: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同时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特点:在指导和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定义:适用于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如国家事务处理信息系统、重要敏感数据的处理与交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
保护要求: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专门需求进行保护,同时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特点:保护要求更为严格,必须遵循国家强制性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定义:最高的安全保护等级,适用于极其重要的信息系统,如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信息系统。
保护要求: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特殊安全需求进行保护,同时国家指定专门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特点:保护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国家层面的专门部门进行专门监督和管理。
二、等保测评最高级别
等保测评的最高级别是五级,代表最高保护级别,适用于国家核心信息系统,防护要求极为严格。
三、等级保护二级系统测评周期
等级保护二级系统的测评周期通常为每两年一次,但具体周期可能因以下因素而有所不同:
地区要求:不同地区的公安机关可能对等级保护二级系统的测评周期有不同的规定。
行业要求:某些行业可能对等级保护二级系统的测评周期有特定要求,如电力行业、医疗行业等。
系统重大变更:如果等级保护二级系统发生重大变更,可能需要提前进行测评。
以上就是等级保护5个级别的介绍,一级系统无需备案,自主实施基础防护。二级系统需公安机关备案,建议每两年测评一次,增加身份认证和漏洞扫描。三级系统每年强制测评,实施入侵检测和数据备份。四级系统每半年测评,强化安全审计和容错能力。五级系统由国家级机构直接管控,采用多重加密和冗余灾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