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可以做等保测评的行业有哪些?等保测评二级和三级的区别

可以做等保测评的行业有哪些?等保测评二级和三级的区别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17 10:06

  等保测评是中国依据《网络安全法》实施的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要求信息系统根据其重要性划分安全等级,通过技术检测与管理审查验证其防护能力。覆盖政府、金融、医疗、教育、能源等关键行业,尤其针对处理公民个人信息、敏感数据或涉及社会秩序的系统,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可以做等保测评的行业有哪些?

  等保测评适用于所有涉及信息系统运营、使用且需满足安全合规要求的行业,具体包括:

  政府与公共事业

  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公共安全领域

  能源、电力、水利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单位

  金融与电信行业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

  电信运营商、省级/地市级电信公司及服务商

  医疗与教育

  各级医院,尤其是涉及电子病历、诊疗数据的系统

  高校及教育机构,如教务管理系统、在线考试平台

  企业与互联网领域

  大中型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互联网公司、电商、社交媒体等

  交通运输、物流、网络货运平台等

  其他特殊行业

  军工企业及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

  邮政、档案、林业、粮食等需符合行业安全标准的机构

  行业覆盖逻辑:只要信息系统处理公民个人信息、敏感数据,或涉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均需通过等保测评确保安全合规。

可以做等保测评的行业有哪些.jpg

  等保测评二级与三级的区别

  1. 适用场景与定级标准

  二级等保

  适用对象: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信息系统。

  定级依据:系统受损后,对公民、法人权益或社会秩序造成损害,但不涉及国家安全。

  典型案例:地市级医院HIS系统、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三级等保

  适用对象:地市级以上重要信息系统、跨省/市联网系统、部委官网等。

  定级依据:系统受损后,可能威胁国家安全或导致社会秩序严重损害。

  典型案例:部委门户网站、省级社保系统、电力调度系统。

  2. 防护能力要求

  二级等保

  基础防护:实现网络访问控制、日志审计、数据加密存储等。

  攻击抵御:防御小型组织或普通黑客的低强度攻击。

  恢复能力:受损后24小时内恢复核心功能。

  三级等保

  深度防御:在二级基础上增加入侵检测、恶意代码防范、双因子认证等。

  攻击抵御:防御国家级攻击组织或APT攻击,配备防APT沙箱、全流量威胁检测等设备。

  恢复能力:受损后4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数据备份需实现异地实时热备。

  3. 测评内容与周期

  二级等保

  测评项:约135项,涵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等基础安全措施。

  测评周期:每2年测评一次,或按行业要求定期自测。

  三级等保

  测评项:在二级基础上新增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深度技术指标,总测评项更多且技术复杂度更高。

  测评周期:每年强制测评一次,需提交完整的渗透测试报告和应急响应预案。

  4. 实施成本与技术要求

  二级等保

  设备成本:约10万-30万元,部署防火墙、日志审计等基础设备。

  人员配置:无需专职安全管理员,但需定期培训。

  整改周期:1-2个月,主要涉及漏洞修补和策略优化。

  三级等保

  设备成本:普遍超过50万元,需增加堡垒机、数据库审计、WAF等。

  人员配置:强制要求设立专职网络安全管理员,且需通过CISP等专业认证。

  整改周期:3-6个月,需重构网络架构、部署双因子认证等强化措施,并接受第三方机构代码审计和安全加固验证。

  5. 监管力度与合规风险

  二级等保:属于指导保护级,监管力度相对宽松,未通过测评通常需限期整改。

  三级等保:属于监督保护级,未通过测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且需向公安部门提交备案材料并接受现场检查。

  二级等保适用于地市级普通系统,侧重基础防护,测评周期为两年。三级等保针对省级核心系统,要求抵御国家级攻击,需部署入侵检测、双因子认证等深度防护,每年强制测评。通过认证可规避法律风险,提升客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