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保测评的关键流程,等保测评的价值是什么?

等保测评的关键流程,等保测评的价值是什么?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8-15 09:44

  等保测评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安全认证制度,依据《网络安全法》及GB/T 22239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安全评估。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监督”流程,帮助企业识别漏洞、完善防护,满足各大行业的合规要求,降低数据泄露和法律风险,提升客户信任度。

  一、等保测评的核心定义

  等保测评是依据国家《网络安全法》及《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标准,由专业机构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的活动。

  其目标是通过分级保护机制,验证系统是否达到预设安全等级要求,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企业核心资产安全。

  二、等保测评的六大关键流程

  1.系统定级

  企业自主定级后,需经主管部门审批。

  2.备案材料提交

  向属地公安机关提交《系统定级报告》《基础信息调研表》等材料,获取《备案证明》。

  3.差距测评

  测评准备:签订合同、组建团队、收集系统架构图、安全策略等资料。

  现场测评:通过访谈、配置核查、工具测试(如漏洞扫描)评估安全现状。

  报告编制:输出《差距测评报告》,明确不符合项及整改建议。

  4.系统整改

  针对高危漏洞进行修复,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数据安全强化:三级系统需每日备份数据,异地容灾备份RTO≤2小时。

  5.验收测评

  复测整改效果,确保所有高风险项清零,系统得分≥70分。

  6.持续监督

  公安机关对三级系统每年抽查,四级系统每半年抽查,确保合规性持续有效。

等保测评的关键流程.jpg

  三、等保测评的强制性与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等保义务,否则将面临责令整改、罚款等处罚。

  四、等保测评的四大核心价值

  1.合规性保障

  满足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监管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2.安全能力提升

  通过漏洞修复和策略优化,将系统被攻击成功率降低60%以上。

  3.资产保护

  防止客户数据、商业机密泄露,减少因安全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

  4.信任度增强

  获得等保认证的企业在招投标中更具竞争力,客户信任度提升40%。

  五、企业实施等保测评的建议

  合理定级

  避免“定级过低导致防护不足”或“定级过高增加成本”,参考《定级指南》或咨询专家。

  选择合规测评机构

  确认机构具备CNAS、CMA资质,避免因机构不合规导致测评无效。

  长期规划

  将等保测评纳入年度安全预算,三级系统每年投入约10万-20万元用于测评及整改。

  企业需先根据系统重要性定级,选择具备CNAS资质的机构开展测评。流程包括差距分析、漏洞修复、策略优化等,三级系统通常需投入10万-20万元整改。通过等保三级测评后,修复了弱口令、未加密传输等高危漏洞,系统被攻击成功率下降,可以成功避免监管处罚并增强客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