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等保测评?等保测评的作用
等保测评需先明确目标与范围,确定信息系统的等级和保护要求,建立测评小组并收集系统设计文档、安全策略等资料。随后进行系统定级,依据业务影响范围和受破坏后的危害程度确定等级,二级以上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并报主管部门审批,最终到公安机关备案,领取备案证明。
一、等保测评的实施流程
等保测评的实施需遵循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监督检查五阶段闭环流程,具体操作如下:
1.定级阶段
对象确认:梳理企业信息系统,明确边界与功能模块。
等级评定: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从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两个维度评估风险,初步确定等级。
专家评审:二级以上系统需组织行业专家评审,跨省或全国联网系统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定级。。
2.备案阶段
材料提交:向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交《定级报告》《备案表》及专家评审意见。
审核反馈:公安机关审核材料完整性,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部分地区支持线上提交,审核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
3.建设整改阶段
差距分析:通过漏洞扫描、配置核查等技术手段,识别系统与等保要求的差距。例如,某医院系统未部署数据库审计设备,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整改实施:
技术层面: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审计等安全设备,修复高危漏洞。
管理层面: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文档,明确人员职责与操作流程。
加固验证:整改后进行自查,确保所有高风险项已解决。
4.等级测评阶段
机构选择:委托具备公安部认证资质的测评机构实施测评。
现场测评:
技术测评:检查物理环境、网络架构、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
管理测评:审查安全策略、人员培训记录、运维日志等文档。
报告出具:测评机构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出具报告,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二级系统需达75分以上,三级系统需85分以上。
5.监督检查阶段
报告提交:将测评报告提交至公安机关,配合完成合规性检查。
持续改进:根据监管要求或系统变更定期复测,二级系统每两年一次,三级系统每年一次。
二、等保测评的核心作用
等保测评通过系统化评估与整改,为企业构建“技术+管理”双维防护体系,具体价值如下:
合规性保障
法律义务履行:满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要求,避免因未落实等保制度被处罚。
行业准入门槛: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将等保测评作为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未通过测评无法上线运营。
安全风险防控
漏洞修复:通过测评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降低被攻击风险。
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在遭遇勒索病毒、DDoS攻击时能快速恢复业务。
业务连续性保障
高可用设计:要求系统具备冗余备份,确保在硬件故障或自然灾害时业务不中断。
供应链安全管控:对云服务商、第三方软件供应商进行安全审查,防止供应链攻击导致系统瘫痪。
企业信誉与竞争力提升
客户信任增强:通过等保测评证书向合作伙伴展示安全能力,提升投标成功率。
品牌价值提升:在数字化转型中,安全合规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等保测评结果可作为企业安全能力的官方背书。
等保测评备案后,测评机构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技术手段及文档审查、访谈等方式,对系统进行全面安全评估,识别与等保要求的差距。针对发现的问题,运营单位需进行整改,修复漏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整改完成后,测评机构复测并出具报告,公安机关根据报告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系统持续符合等级保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