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测评二级标准,等级保护测评二级周期
等级保护测评二级是针对一般级别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旨在确保系统具备基础防护能力,抵御外部小型组织或资源有限威胁源的攻击,并在受损后恢复部分功能。等级保护测评二级要求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确保系统在受损后能快速恢复部分功能,保障业务连续性。
一、等级保护测评二级标准与要求
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机房需具备防震、防风、防雨能力,配备电子门禁、防火防盗、温湿度控制及备用电力供应。
网络安全:划分网络区域,部署防火墙实现边界隔离,监控网络通信,防范DDoS攻击。
主机安全:操作系统定期更新补丁,限制默认账户权限,删除多余账户,防止恶意代码入侵。
应用安全:业务系统需实现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及数据传输加密。
数据安全:敏感数据加密存储,重要数据本地及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管理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方针、安全策略及操作规程,定期评审修订。
安全管理机构:设立安全管理岗位,明确职责分工,配备专职人员。
人员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关键岗位人员需通过专项考核。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故障响应时限,定期演练并优化流程。
二、等级保护测评二级测评流程
系统定级:根据系统重要性及受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初步确定等级,组织专家评审并报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审查:提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和《备案表》,获取备案证明。
建设整改:依据测评标准,部署安全设备,修复系统漏洞,优化安全配置。
等级测评:由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现场检测,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审计等,验证系统是否达标。
监督检查:公安机关定期检查,确保系统持续符合安全要求。
三、等级保护测评二级周期与费用
测评周期:每两年进行一次测评,确保系统安全性与时俱进。
费用范围:
基础费用:2万至5万元,涵盖专家评审、测评及基本整改服务。
全流程服务:3万至8万元,包括前期自查、整改实施、测评对接及长期技术支持。
地区差异:一线城市费用较高,三四线城市可能低至1.5万元,但需警惕低价服务的质量风险。
四、等级保护测评二级实施价值
合规性:满足《网络安全法》及行业监管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风险降低:通过系统化防护,减少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安全事件,保护企业声誉及用户信任。
竞争力提升:等保认证成为企业招投标、政府合作的重要资质门槛,助力业务拓展。
通过二级测评可满足《网络安全法》等法规要求,规避法律风险,同时降低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安全事件概率。测评流程包括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需重点关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及应急响应机制。测评周期为两年一次,费用约2万至8万元,是企业安全合规的性价比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