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评测要怎么做?等级保护测评费用依据

等级保护评测要怎么做?等级保护测评费用依据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10-03 09:44

  等级保护评测需先完成系统定级,二级及以上系统需经主管部门审批或专家评审,并向公安机关备案。随后开展安全建设整改,对照等保要求识别差距,部署防火墙、加密设备等安全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整改完成后提交备案报告,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吧。

  一、等级保护评测要怎么做

  等级保护评测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进行评估和认证的过程,核心流程分为以下五步:

  系统定级

  自主定级:运营单位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结合系统业务重要性、数据敏感性及遭受破坏后的影响范围,自主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审批与评审:有主管部门的需经审批;拟定为四级及以上的系统,需组织专家评审会。

  备案要求:二级及以上系统需在投入运营后30日内,向所在地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审核后颁发《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安全建设整改

  差距分析:对照等保技术和管理要求,识别系统当前安全措施的不足,如未部署防火墙、未制定安全策略等。

  整改实施:采购安全设备、优化系统配置、完善管理制度。

  整改备案:整改完成后需将整改报告提交公安机关备案,确保系统符合等保要求。

  等级测评

  测评机构选择:需选择经公安部认证的测评机构,确保其具备CNAS、CMA等资质。

  测评内容:

  技术测评: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10类技术要求。

  管理测评: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应急响应机制等5类管理要求。

  测评方法: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配置审查等手段,模拟黑客攻击以验证系统防御能力。

  测评周期:三级系统每年至少一次,四级系统每半年一次,五级系统按需测评。

  报告编制与结果确认

  测评报告:汇总测试结果,详细描述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整改建议。

  结果判定:

  一票否决:若系统中存在高风险漏洞,测评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得分制:无高风险且测评项综合得分≥70分为基本符合;70分以下为差;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

  结果确认:测评小组与系统管理员共同讨论结果,核实测试准确性。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公安机关检查:备案系统需接受公安机关的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检查频次与测评周期一致。

  长效机制:通过测评后,企业需建立年度安全自查、三年全面复测的机制,持续更新安全防护体系以应对新威胁。

等级保护评测要怎么做.jpg

  二、等级保护测评费用依据

  等保测评费用受系统等级、规模、复杂度、地区差异及服务商选择等因素影响,具体费用构成如下:

  基础测评费

  二级系统:费用范围为2万-10万元,常见区间为4万-8万元。

  三级系统:费用范围为7万-20万元,常见区间为10万-15万元。

  四级及以上系统:费用更高,需根据系统具体情况和服务商报价确定,通常不低于20万元。

  调节因子:

  系统规模:服务器数量越多,费用越高。例如,20-49台服务器的系统,调节因子B1为1.0-1.2,费用相应上浮。

  多系统测评:同时测评多个系统时,费用可打折。测评6-10个系统时,调节因子B2为0.8。

  重复测评:由同一家机构对未做重大变更的系统再次测评时,费用可打8折。

  三、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费

  三级系统强制要求:根据GB/T 39786-2021标准,三级系统必须进行密评,费用独立计算,标准预算为8万-12万元。

  评估内容:包括密码技术应用合规性检测、密钥管理安全性验证、密码设备安全性评估等。

  整改服务费

  常见整改项目:

  安全设备采购:防火墙、堡垒机、日志审计系统等必备设备费用约8万-15万元。

  系统加固服务:漏洞修复、配置优化等费用约3万-5万元。

  弹性空间:约80%的系统首次测评后需要整改,建议预留总费用20%的弹性空间。

  地区差异与服务商选择

  地区差异:一线城市费用通常高于二三线城市。

  服务商选择:国字头机构费用相对较高,民营机构价格更灵活。建议选择具有CNAS认可资质的机构,确保测评质量。

  行业与系统复杂度影响

  关键行业:金融、医疗等行业的系统因业务连续性要求高,费用通常上浮20%-30%。

  复杂系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系统,因测评难度大,费用可能增加30%-50%。

  等级保护测评对系统进行技术和管理测评,三级系统每年测评一次。测评后编制报告,明确风险与整改建议,结果经双方确认后提交公安机关。通过测评的系统需接受定期监督检查,并建立长效安全自查机制,持续优化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