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第三级适用范围,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等级?

等级保护第三级适用范围,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等级?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10-08 10:04

  等级保护第三级主要适用于涉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或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系统。具体包括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涉及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的办公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的关键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以及中央部委、省级门户网站等核心平台,一起来了解下等级保护第三级适用范围都有哪些。

  一、等级保护第三级适用范围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重要信息系统‌:如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的办公系统、涉及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的内部系统。

  跨省/全国联网运行的关键系统‌:如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的生产控制系统及其分支机构系统。

  中央部委/省级门户网站‌:如政府官方网站、重要政务服务平台。

  关键行业核心系统‌: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的行业(如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的重要信息系统。

  二、等级保护第三级典型场景

  省级政府网站的安全防护要求

  银行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

  能源行业生产控制系统的防护

  跨省数据传输的加密要求

  未达到三级等保要求可能导致行政处罚,需定期接受国家安全检查并整改。 

等级保护第三级适用范围.jpg

  三、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等级?

  中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自主保护级)到五级(专控保护级),安全要求逐级递增。

  ‌等级保护的分级标准‌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中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

  ‌一级(自主保护级)‌。

  适用于对公民、法人权益造成轻微损害的非关键系统,如小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无需强制测评。

  二级(指导保护级)‌。

  适用于损害公民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中等重要性系统,如地市级政务网站,需每2年测评一次。‌‌‌‌

  三级(监督保护级)‌。

  适用于对社会秩序或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的关键系统,如银行支付系统,需每年测评并接受监管审核。‌‌

  ‌四级(强制保护级)‌。

  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核心系统,需每半年测评并实施高级防护措施。

  五级(专控保护级)‌。

  最高等级,适用于国防、军事等极端重要系统,防护要求严格定制化。‌‌‌‌

  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涵盖技术防护和管理规范两大维度。技术上需实现物理安全隔离、网络冗余设计、数据加密传输与异地备份。管理上需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配备专职机构与人员,并定期开展渗透测试、漏洞修复及应急演练,确保系统具备抵御高级别攻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