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测评怎么做的?等级保护测评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等级保护测评怎么做的?等级保护测评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24 09:27

  等级保护测评分为四个阶段,定级备案、安全整改、现场测评、报告提交。运营单位根据系统重要性自主定级并备案;随后依据等保标准进行技术和管理整改,部署防火墙、加密设备等;测评机构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验证安全性,最终出具报告并提交监管部门审核,整个流程通常需1-2个月。

  一、等级保护测评的核心流程

  1.系统定级与备案

  自主定级:运营单位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结合系统实际影响确定安全等级。二级系统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向所在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周期:通常需1-2周完成材料提交与审核,公安机关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备案证明。

  2.安全建设整改

  差距分析:对照等保标准,识别系统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不足。

  整改实施: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设备等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整改周期:小规模整改需2-3周;大规模整改可能延长至1个月。

  3.等级测评

  现场测评:测评机构通过漏洞扫描、渗透测试、配置检查等技术手段,结合制度审查、人员访谈等管理评估,验证系统安全性。

  报告编制:根据测评结果编制报告,明确风险点及整改建议。

  测评周期:现场测评约1周,整体流程需1-2个月。

  4.监督检查与复测

  提交报告:运营单位将测评报告提交至公安机关,接受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复测条件:若测评不合格或系统发生重大变更,需在整改后申请复测。

  二、等级保护测评的完成时间

  总周期:从定级备案到最终测评完成,通常需1-2个月。具体时间受以下因素影响:

  系统规模:信息系统数量越多、架构越复杂,测评周期越长。

  配合度:运营单位与测评机构的协作效率。

  整改难度:技术漏洞修复或管理制度完善的复杂度。

  行业差异: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可能要求更频繁的测评,而普通二级系统建议每两年测评一次。

等级保护测评怎么做的.jpg

  三、整改后的复测周期

  1.常规复测

  二级系统: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测,确保安全措施持续有效。

  三级系统:每年复测一次,满足《网络安全法》及行业监管要求。

  2.特殊情况复测

  系统变更:若系统架构、业务功能或数据规模发生重大变化,需在变更后30日内重新测评。

  监管要求:公安机关在抽查中发现高风险漏洞时,可要求立即整改并复测。

  3.复测流程

  整改验收:运营单位完成整改后,向测评机构提交验收申请。

  复测实施:测评机构重点验证未达标项的修复情况,通常需1-2周。

  报告更新:复测通过后,更新测评报告并提交至公安机关备案。

  四、关键注意事项

  动态管理:等保测评非一次性任务,运营单位需持续监控系统安全状态,定期自查并更新安全策略。

  合规性:未按时完成测评或整改的单位,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或业务限制。

  行业适配:金融、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需遵循更严格的测评标准,复测周期可能缩短至半年。

  二级系统每两年复测一次,三级系统需每年复测。若系统发生重大变更或监管抽查发现高风险漏洞,需在30日内完成整改并复测。复测重点验证未达标项的修复情况,流程与初测类似但周期更短。未按时完成测评的单位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或业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