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的作用有哪些?等级保护二级要求标准
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级保护的作用有哪些?等级保护的作用涵盖了国家安全、风险管理、合规性、数据保护、应急响应、安全意识提升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等级保护,能够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等级保护的作用有哪些?
法律法规要求:等级保护是国家网络安全的基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网络运营、使用单位必须按照等级保护制度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如果不履行,将面临法律处罚。
行业监管要求:许多行业和监管部门都要求企业开展等级保护工作。例如,金融、电力、能源、医疗、教育、物流等行业都将等保作为准入门槛之一。
提升系统安全能力: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可以发现信息系统内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并进行安全整改,从而提高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降低被攻击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形象。
规避法律风险:等级保护工作可以规避法律风险,避免因未开展等保工作而违法。
促进企业发展与合作:等保工作是企业发展和对外合作的重要标准,有助于企业在国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监管的环境下保持竞争力。
等级保护二级要求标准
物理设施安全:机房、设备间、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必须具备防盗、防火、防水、防电磁辐射等措施。设备间应设置门禁系统,机房应安装监控摄像头,机房装修需达到防尘、防震、防静电等要求。
网络与主机安全: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限制管理员登录地址,确保用户标识唯一且口令复杂并定期更换。主机安全中,应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并采取措施防止鉴别信息被窃听。
数据保护:确保重要信息备份和恢复,关键设备硬件冗余,本地和异地数据备份与恢复,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系统高可用性。对敏感数据进行清除以防止信息泄漏,并根据重要性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安全策略、安全审计、安全培训等安全管理手段和工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并及时整改;在系统变更时也需进行等级测评并调整级别。选择具有资质的测评单位和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
技术支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标方所供产品须满足等保二级的安全运维制度相关要求,包括漏洞管理、事件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
扩展要求:新标准增加了云计算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四项扩展要求,强化了可信计算技术使用的要求。
等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信息安全工作,等级保护的作用是保障信息和资产的安全和保密。等级保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单位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对于企业来说要及时做好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