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是什么?三级等级保护费用受到什么影响

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是什么?三级等级保护费用受到什么影响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7-29 09:54

  三级等级保护要求信息系统在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五个层面及管理制度上达到严格标准。物理层面需配备电子门禁、防盗报警系统。网络层面需实施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主机和应用层面需强化身份鉴别、安全审计,数据层面需实现本地及异地备份。

  一、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是什么

  三级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高级别认证,适用于涉及敏感信息、公共服务或跨省联网的重要信息系统。其核心要求涵盖技术与管理两大维度,具体如下:

  1. 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

  机房需配置电子门禁系统、视频监控、防盗报警装置,并设置防水检测报警设备;

  采用冗余电力供应,确保持续供电;

  部署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保障设备运行环境稳定。

  网络安全:

  网络边界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端口扫描、木马攻击等行为;

  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粒度达端口级,对远程操作进行严格管控;

  采用负载均衡技术,保障业务高峰期网络带宽需求。

  主机安全:

  关键设备采用双因子认证,禁止弱口令或空口令;

  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支持统一管理;

  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使用限度,防止资源耗尽攻击。

  应用安全:

  部署Web应用防火墙,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

  实施安全审计,记录用户操作行为及安全事件,生成审计报表;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使用国密算法提升安全性。

  数据安全:

  提供本地数据备份机制,核心数据实施异地容灾;

  建立数据访问权限控制,防止非授权访问。

  2. 管理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策略、操作规程、记录表单,形成全面安全制度管理体系;

  定期评审和修订制度,确保其合理性与适用性。

  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网络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明确部门及岗位职责;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其他岗位;

  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定期审查审批事项。

  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录用时进行资质审查与技术技能考核,签署保密协议;

  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与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计划;

  外部人员访问需获授权,签署保密协议,限制操作权限。

  系统建设管理:

  系统设计阶段融入安全需求,制定安全解决方案并通过评审;

  采购符合等保要求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实施阶段进行安全测试验收,确保系统符合安全策略。

  系统运维管理: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

  对重要服务器进行资源监视;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安全事件进行分级处置与溯源分析。

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是什么.jpg

  二、三级等级保护费用影响因素

  三级等保认证费用受系统规模、业务连续性要求、数据敏感度及安全设施完备程度等因素影响,典型三级系统的测评费用区间通常为 15万至30万元,其中技术类项目占比约60%。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 系统规模与复杂度

  服务器/终端数量越多、业务模块越复杂,测评成本越高。单一教务系统的测评费用可能低于包含几十台服务器、上百台终端的互联网平台。

  2. 业务连续性要求

  对系统可用性要求越高,需部署冗余设备或灾备方案,导致成本上升。

  3. 数据敏感度分级

  存储、处理敏感信息的系统,需强化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增加安全产品投入。

  4. 现有安全设施完备程度

  金融机构等合规水平较高的行业,整改成本较低;传统制造、小微企业因安全防护薄弱,需填补多项空白,费用可能翻倍。

  5. 测评机构性质及服务深度

  头部测评机构收费普遍高于地方机构,但服务更全面,可提供整改规划与第三方对接。

  6. 区域与时间周期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测评价格高于二三线城市;项目赶工期需支付溢价。

  7. 整改与加固产品选择

  客户是否选用WAF、防病毒网关、VPN等高端安全设备,直接影响成本。

  三级等保费用受系统规模、业务连续性要求、数据敏感度及安全设施完备程度影响,典型系统测评费用在15万至30万元之间。系统规模越大、业务连续性要求越高、数据越敏感,费用越高。测评机构性质、项目区域及时间周期也会影响最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