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需要做哪些?什么系统需要等级保护
等级保护是一项旨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工作,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流程和措施,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的发生。等级保护需要做哪些?以下是等级保护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
等级保护需要做哪些?
系统定级: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行业指导文件,运营使用单位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如果有上级主管部门的,还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系统备案:已运营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在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30日内(等保2.0相关标准已将备案时限修改为1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新建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在投入运行后30日内(等保2.0相关标准已将备案时限修改为1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安全建设/整改:在信息安全等级确定后,运营使用单位需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选择符合等级要求的信息安全产品,建设安全设施,建立安全组织,并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等级测评:经公安部认证的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规定,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
主管/监管单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各级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对已备案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什么系统需要等级保护?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持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业务系统全面实现数字化运营,核心业务高度依赖网络传输与数据存储系统,面临较高的网络攻击风险,因此需要通过等级保护测评确保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政府机构:作为国家政务数据和敏感信息的主要管理主体,政府机构承载着大量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数据资源。依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政府机构必须严格履行等级保护测评义务,防范国家机密泄露风险。
大型企业:具有复杂业务架构和高度信息化特征的大型企业,其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关键业务平台需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以规避网络攻击引发的重大经营风险。
网络交易平台:处理海量交易数据及用户隐私信息的平台,如电商网站、物流平台等。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这些平台必须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防范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这些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实施重点保护并定期开展等级保护测评,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等级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完成系统定级、系统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等多个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实施,可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得到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