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等保2.0的测评流程是怎样的?

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等保2.0的测评流程是怎样的?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11-04 09:5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是我国在等保1.0基础上升级的网络安全制度,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等级保护2.0需采用冗余配置、访问控制、入侵防范等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强化可信计算验证,实现从硬件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可信。

  一、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2.0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标准,其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框架统一性

  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测评要求和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框架统一,形成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三重防护结构(即安全物理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强化主动防御、动态防御和整体防控能力。

  2.覆盖范围扩展

  在传统网络和信息系统基础上,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大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领域纳入保护范围,实现“云移物工大”全覆盖。

  3.可信验证要求

  将可信计算技术融入各级别和各环节,通过构建信任根、建立信任链,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的逐级信任扩展,确保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性。

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jpg

  二、等保2.0测评流程

  等保2.0测评流程分为六个核心阶段,形成闭环管理:

  1.系统定级

  确定信息系统数量、等保级别、资产清单及机房模式。

  依据《信息系统定级指南》填写《系统定级报告》和《系统基础信息调研表》,并组织专家评审。

  2.定级备案

  向属地公安机关网监部门提交定级报告、基础信息调研表及备案证明材料,获取《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证明》。

  3.等级测评

  选取具备资质的测评机构,按照《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开展测评,包括访谈、配置核查、漏洞检测、渗透测试等。

  测评内容覆盖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4.整改建设

  根据测评报告提出的待整改项,制定整改方案并实施。

  整改后需通过复测验证,确保系统符合等保2.0要求。

  5.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运营单位需接受监督并如实提供材料。

  建立安全运维台账,记录日常安全事件和处置情况。

  6.持续优化

  结合《测评报告》制定下一年度等级保护工作计划,动态跟踪等保2.0标准更新。

  每季度开展内部安全审计培训,每年进行应急响应演练,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等保2.0合规成本

  等保2.0合规成本主要包括测评费、整改费和咨询服务费,受测评等级、系统规模、行业属性及地区差异四重因素影响:

  1.测评费用

  二级系统:3万-8万元/系统,占合规总成本的40%-50%。

  三级系统:7万-20万元/系统,复杂系统费用可能从9万元起。

  四级及以上系统:费用更高,因技术复杂度增加。

  2.整改费用

  约80%的系统首次测评后需整改,常见项目包括防火墙、日志审计系统等设备采购,以及漏洞修复、配置优化等服务。

  整改费用弹性较大,建议预留总费用20%的弹性空间。

  3.咨询服务费用

  涉及材料准备、流程指导等行政支持,费用因服务商资质和服务内容而异。

  4.成本影响因素

  地域差异:一线城市费用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人力与运营成本较高可能导致测评费用上浮20%-30%。

  行业特性:金融、医疗行业因监管苛刻,测评费用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系统规模:服务器数量、业务复杂度直接影响费用。三级系统基础测评费因规模浮动可达±15%。

  强制要求:三级及以上系统需独立进行密评,费用标准为8万-12万元,涵盖密码技术应用合规性检测、密钥管理安全性验证等。

  等级保护2.0强调全流程管控与合规性要求,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覆盖系统建设、运维、人员培训等环节。通过风险评估、整改闭环和定期测评,结合等级备案与监督检查,形成动态防御机制,确保安全策略与新兴技术场景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