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三级等级保护的实施流程包括哪些?

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三级等级保护的实施流程包括哪些?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11-03 09:46

  三级等级保护要求系统具备严格的技术防护和管理机制。技术上,需实现物理安全隔离、网络边界防护、主机安全加固、应用安全开发及数据备份恢复。管理上,需建立安全策略、应急预案,落实人员权限管理、培训考核,并定期开展安全审计与风险评估,确保全流程合规。

  一、三级等级保护的核心要求

  三级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关键级别,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信息系统,以及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系统。其核心要求涵盖技术和管理两大维度,具体如下:

  1.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

  机房选址需具备防震、防风、防雨能力,避免设于高层、地下室或用水设备下层。

  出入口配置专人值守、电子门禁系统,划分物理隔离区域,并设置过渡区域。

  网络安全:

  绘制与实际运行一致的拓扑图,设备配置需符合Vlan划分、Qos流量控制、IP/MAC绑定等要求。

  部署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并实现核心设备冗余设计。

  主机安全:

  服务器需启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机制,并定期漏洞扫描,禁止存在中高级漏洞。

  关键服务器需冗余部署,并配备专用日志服务器保存审计记录。

  应用安全:

  应用需实现身份认证、审计日志、通信加密等功能,并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无中高级风险漏洞。

  数据安全:

  数据传输需加密,存储需本地备份及异地备份。

  2.管理要求

  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人员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关键岗位需背景审查。

  运维管理:建立变更管理流程,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

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jpg

  二、三级等级保护的实施流程

  实施三级等级保护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系统安全合规:

  1.系统定级

  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组织专家评审会,确定系统保护等级。

  提交定级报告至行业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核,并到公安机关备案。

  2.备案与初次测评

  完成备案后,选择具备资质的测评机构进行初次测评,覆盖技术和管理要求。

  测评方法包括访谈、配置核查、漏洞检测、渗透测试等,使用等保工具箱、应用扫描器等工具。

  3.整改与复测

  针对测评发现的高危漏洞进行整改,如部署防火墙、更新补丁。

  整改后申请复测,确保系统符合三级等保要求。

  4.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运营单位需接受监督并如实提供材料。

  建议三级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测评检查,二级系统每两年一次。

  三、三级等级保护的关键设备与措施

  为满足三级等保要求,需部署以下关键设备并采取对应措施:

  物理安全设备

  电子门禁系统:控制机房人员出入,记录访问日志。

  监控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机房环境,异常时触发报警。

  网络安全设备

  防火墙:部署于网络边界,实现访问控制、流量过滤。

  IDS/IPS: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并阻断入侵行为。

  交换机:支持Vlan划分、IP/MAC绑定,增强网络隔离性。

  主机安全措施

  主机审计系统:记录用户操作、安全事件,支持关联分析。

  漏洞扫描工具:定期检测系统漏洞,生成修复建议。

  数据安全措施

  加密设备:对敏感数据传输和存储进行保护。

  备份系统:实现本地每日备份及异地实时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

  四、三级等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三级等级保护认证,企业可实现以下价值:

  合规性:满足《网络安全法》等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安全性:提升系统防护能力,降低数据泄露、网络攻击风险。

  竞争力:增强客户信任,提升行业竞争力。

  三级等级保护是指对信息系统实施的一种中等程度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上就是关于三级等级保护的核心要求的介绍,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在架构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安全保护目标、安全保护能力、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